有人说,职场原本就没有人情味。各种场景的职场演讲,很多都是教条指令、枯燥无味的数字,需要强忍着听的单调的话语。
其实,完全可以不用这样无趣,我们的演讲也可以充满生机和活力呀。
这就需要2个脑子:理性脑、感性脑。
理性脑,搭结构,理逻辑。感性脑,做内容,引共鸣。
群体不同,演讲的偏好也不同,各有优势:比如技术类演讲,工程师、技术员群体特别注重逻辑、喜欢列举数据;让会写文案的人来演讲,往往感性的成分较多,但理性脑比较欠缺。
工作中,无论什么样的演讲场景,不少人都有疑问:我也准备了,我把该讲的也都讲到位了,满满的干货,可怎么……
效果差、无法引人注意?
许多人低头看手机?
观众听得云里雾里?
我讲的内容不对头?
感觉问题多多。嗯,阿蔡老师也感受到你的压力和挑战了。
这种情况,我曾在不少人身上见过,包括一些职场中层和中层以上人士。其实这种情况,我们用这2个脑就能剖析出根源。
不管你讲什么内容,演讲时间是长还是短,我们都要一针见血,而帮我们找到病根的,还是理性脑和感性脑。所有的演讲设计,大多数都要从这两方面看。
演讲目的没达到,效果不行,到底是什么问题呢?我们用这2个脑子来逐一过堂。
一、内容不错,有料,有道理,有干货,观众就是不买账。
很简单,感性不够,观众没有情感上的体验。演讲者没有实例和体悟,总是向观众空讲道理和说教。
好比让你吃干饭,你是吃不下去的,还需要菜和汤来搭配。
你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,讲案例?还是讲道理?
专业内容和术语,请用类比、比喻、形象化、案例转换成听众听得懂的话语来讲。
二、内容平庸无趣,在观众司空见惯的事情上作文章。
如果观众都知道的常识,是不会有兴趣的。这不应该成为演讲的选题。重点应放在你的洞察上。
三、内容散乱宽泛不够聚焦,观众不易抓到要点和核心。
用理性脑搭建逻辑,让结构明晰,要点突出,将素材串成珠。从现有内容中提炼一到两点,深入谈谈。不能贪多,专挖一处好过遍地刨坑。
四、内容与观众联系不密切,演讲者自说自话。
先回答观众的一个问题:“你的演讲对我有什么用?”,建议在演讲中把答案挑明,或者暗示,委婉地传达给听众。准备内容时,下狠心把与观众无关的内容大幅删减。
其实,演讲能力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考深度,对你以后的职业生涯很重要。演讲中有很多问题,都是因为没头绪,没有分析到精准的点。
如果用这2个脑深入分析,就有头绪了。找到问题的源头,问题就解决了一半。因为,我们遇到的所有难题,别人都遇到过,只需要去求助,再做,不断总结,总会学到很多,提升演讲水平。
像本文,偏重于理性脑,感性内容偏少,所以看起来会枯燥些。演讲也一样。
这是对你演讲很有用的2个脑,你好好利用了吗?